九日
杜甫〔唐代〕
去年登高郪县北,今日重在涪江滨。
苦遭白发不相放,羞见黄花无数新。
世乱郁郁久为客,路难悠悠常傍人。
酒阑却忆十年事,肠断骊山清路尘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去年重阳在郪县北登高,今日重阳依旧在涪江边度过。
发已愈白,苦于这岁月不饶人,羞于面对这新开的无数黄花。
遭遇乱世,漂泊异乡,心中郁闷,生活无着,依靠他人只叹路难。
酒筵将尽,却忆起十年前的旧事,想起皇上在骊山时辇车出动,令人肠断。
注释
郪县:地名,在今四川三台县南郪江乡。
涪江:江名,在梓州(三台县)。
不相放:不饶人。
黄花:菊花。
郁郁:郁闷。
悠悠:忧思。
酒阑:酒筵将尽。
清路尘:辇出而清道。
简析
《九日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通过“去年”与“今日”的对比,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地点的变迁;颔联借自然之景抒发个人之哀;颈联转入对身世之叹与旅途艰辛的描写;尾联以“酒阑”为契机,回忆起十年往事。这首诗情感真挚、意境深远,以具象化的场景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愁,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,也是时代背景的投射。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1338篇诗文 2730条名句
三五七言
李白〔唐代〕
秋风清,秋月明,
落叶聚还散,寒鸦栖复惊。
相思相见知何日?此时此夜难为情!
入我相思门,知我相思苦。
长相思兮长相忆,短相思兮无穷极。
早知如此绊人心,何如当初莫相识。(后三句疑伪作)
回乡偶书二首
贺知章〔唐代〕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(无改 一作:未改/难改)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离别家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消磨。
惟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。
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
李白〔唐代〕
洞庭西望楚江分,水尽南天不见云。
日落长沙秋色远,不知何处吊湘君。
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。
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
洛阳才子谪湘川,元礼同舟月下仙。
记得长安还欲笑,不知何处是西天。
洞庭湖西秋月辉,潇湘江北早鸿飞。
醉客满船歌白苎,不知霜露入秋衣。
帝子潇湘去不还,空馀秋草洞庭间。
淡扫明湖开玉镜,丹青画出是君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