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漏子·听寒更
孙光宪〔五代〕
听寒更,闻远雁,半夜萧娘深院。扃绣户,下珠帘,满庭喷玉蟾。
人语静,香闺冷,红幕半垂清影。云雨态,蕙兰心,此情江海深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听着寒夜里的打更声,又听到远处传来大雁的叫声,这时已经是半夜时分,深宅大院里的少女还未眠。她轻轻关上了绣花的房门,放下晶莹剔透的珠帘,顿时,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,满院都闪耀着玉石般的光泽。
夜深人静,女子的闺房里透着丝丝凉意,红色的帘幕半掩着,投射出淡淡的影子,更添了几分清幽。她心中充满了柔情蜜意,就像那变幻莫测的云彩和雨露,又有着蕙草般芬芳、兰花般高洁的心灵。这份情感,深邃得就像江海一样无边无际。
注释
萧娘:泛指少女。
扃:关门栓的意思。
喷玉蟾:洒月光。
云雨:代指合欢或求爱。
蕙兰心:形容
简析
这首词写夜半女盼郎归。词的上片头三句,写萧娘深院,夜半沉寂,唯闻寒更远雁之声。“扃绣户”三句,写她已闭户垂帘,男子还未来,只见满庭月光如水,整个院落一片沉静。下片头三句,写闺阁内也是静寂的,月光映着半垂的帘影。后三句,是指女子情态默默地等待着男方的来到,真是一片芳心,这种柔情蜜意,深同江海。全词抒写女主人公在夜半时分盼望情郎到来的情景,情真意切。
孙光宪
孙光宪(901-968),字孟文,自号葆光子,属鸡,出生在陵州贵平(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)。仕南平三世,累官荆南节度副使、朝议郎、检校秘书少监,试御史中丞。入宋,为黄州刺史。太祖乾德六年卒。《宋史》卷四八三、《十国春秋》卷一○二有传。孙光宪“性嗜经籍,聚书凡数千卷。或手自钞写,孜孜校雠,老而不废”。著有《北梦琐言》、《荆台集》、《橘斋集》等,仅《北梦琐言》传世。词存八十四首,风格与“花间”的浮艳、绮靡有所不同。刘毓盘辑入《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》中,又有王国维缉《孙中丞词》一卷。 88篇诗文 96条名句
河传·秋光满目
徐昌图〔五代〕
秋光满目。风清露白,莲红水绿。何处梦回?弄珠拾翠盈盈,倚兰桡,眉黛蹙。
采莲调稳,吴侣声相续,倚棹吴江曲。鹭起暮天,几双交颈鸳鸯,入芦花,深处宿。
鹊踏枝·霜落小园瑶草短
冯延巳〔五代〕
霜落小园瑶草短,瘦叶和风,惆怅芳时换。懊恨年年秋不管,朦胧如梦空肠断。
独立荒池斜日岸,墙外遥山,隐隐连天汉。忽忆当年歌舞伴,晚来双脸啼痕满。
玉楼春·晚妆初了明肌雪
李煜〔五代〕
晚妆初了明肌雪,春殿嫔娥鱼贯列。凤箫吹断水云间,重按霓裳歌遍彻。(间 一作:闲)
临春谁更飘香屑?醉拍阑干情味切。归时休放烛光红,待踏马蹄清夜月。(临春 一作:临风)